筋膜平衡術
神經筋膜平衡術--做筋膜平衡術
超音波導引(或精準解剖定位),針刀減壓、鬆解頸椎黃韌帶肥厚增生,就有效,可以不用開刀。

超音波是疼痛治療醫師第三隻眼。超音波導引的針刀就是利用超音波的即時監測下,讓醫師的視野打開。超音波導引的針刀就跟射箭時的準心,以及平常開車的倒車輔助線一樣,都有協助精準對準標心的功能。確認周圍重要的血管及神經,減少不必要的組織傷害。

做超音波導航,針對沾粘關節囊、韌帶、筋膜進行針刺剷、切、刺,重點在於是否有準確的命中目標,而超音波可以確保命中率。

人體的關節都有各自的關節角度設定,超過角度就會發生受傷,稱為韌帶扭傷,這時候關節的功能就會下降,就會發生許多的代償,例如左腳踝扭傷,人體自然的反應是用右腳去支撐,脊椎也是如此。脊椎主要負責人體軀幹的支撐,可以上下堆疊產生很好的支撐力,左右轉動與前後俯仰僅是次要的功能,若脊椎因長期姿勢不良,發生了角度超過合理旋轉角度的設定時(脊椎結構錯位),脊椎筋膜就會開始代償,脊椎周邊肌肉的緊繃增加支撐力,黃韌帶變肥厚增生增加穩定性,椎間盤突出甚至延伸出骨刺以增加支撐面積,這些都是筋膜代償結果。

筋膜代償可以解釋醫學影像與臨床症狀不符合的矛盾,例如醫學影像很可嚴重,臨床症狀卻沒有症狀或是很輕微的表現,反之也有影像明明正常,但是症狀很嚴重。腰椎手術後失敗症候群(FBSS)為何手術成功但結果失敗,醫學影像手術前後明顯改善,但症狀卻不見起色,或者是手術後很成功,但症狀很快又復發了,也就是手術成功但結果失敗。所以筋膜平衡術治療上有個很重要的思維就是一定要阻斷筋膜代償系統,那就是結構的對位關係,也就是骨骼筋膜結構整體平衡復位的調整。根本原因改善了,神經筋膜相關的症狀就會改善,醫學影像僅供參考與追蹤即可。骨骼筋膜結構復位可以提升針刀的療效。人體的周邊神經由脊髓神經根走出後,會不斷分枝,途中可能會走在肌腱韌帶筋膜之間、貼著骨頭走、穿過骨頭韌帶所形成的狹窄隧道、穿出筋膜走到皮下。神經在以上這些位置天生就容易受到壓迫、夾擠、拉扯,進而產生發炎、腫脹、疼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