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身性疾病
自律神經失調Q&A
Q1:造成自律神經失調的原因?
答:長期低頭滑手機、工作壓力和遭遇重大打擊確實可能導致自律神經失調。

Q2:低頭滑手機為何會造成自律神經失調?
答:低頭滑手機和長時間使用3C產品,造成頸肩胸鎖乳突肌、斜角肌張力不平衡,可能對頸椎旁周的筋膜(頸淺筋膜、頸深筋膜)產生沾粘,交感神經鏈(星狀神經節) 、副交感迷走神經及支配呼吸橫膈肌的膈神經皆包在頸椎旁周的筋膜深層,筋膜(頸淺筋膜、頸深筋膜)的沾粘以致筋膜強大張力像橡皮圈纏繞緊束脖子及腦幹,導致自律神經失調,又稱為巴劉氏症候群(Barre-Lieou syndrome)。
低頭滑手機和長時間使用3C產品使得頭部姿勢前傾,造成肌肉和組織的不正常負荷。這可能導致胸廓和後頸部的肌筋膜過度緊繃,肩胛間和前頸的肌肉力量不足,進而引起上交叉症候群,表現為頭部往前傾(烏龜脖)、圓肩外觀和頭部後仰、下巴抬起的姿勢。這些不正常的姿勢和肌肉張力不平衡對頸椎產生壓力,導致頸椎退化病變,例如骨刺、椎間盤突出和頸椎弧線變化。這些變化可能壓迫到頸髓、神經根或交感神經鏈,導致頸肩痛、頭痛、上肢麻木、行走困難。

Q3:長期工作壓力為何會造成自律神經失調?
答:當面臨壓力時,大腦杏仁核會發出訊號,促使交感神經作用,讓身體器官處在備戰狀態,使腎上腺釋放壓力賀爾蒙(皮質醇及腎上腺素),造成肩膀緊繃、駝背聳肩、急促淺呼吸、心跳加快、血壓上升猶如一隻全神貫注的鬥雞,然而若是壓力源長期,將導致交感神經過度耗用,無法調動副交感神經協助放鬆,便導致自律神經失調。「自律神經失調」就是長期壓力下,自律神經系統中的交感神經和副交感神經失去合作能力,且往往是交感神經過度激發的結果。

Q4:為什麼頸椎退化病變,會導致自律神經失調?
答:許多各科的醫師都不知道「即使頸椎輕微退化/錯位也可能引發全身且嚴重症狀」的觀念,因而延誤診治,造成病人的「無助及走投無路」。頸椎退化病變後,壓迫到脖子深層的交感神經(星狀神經節),又稱為巴劉氏症候群(Barre-Lieou syndrome)。交感神經鏈共有兩條,各走在脊椎椎體前外側,一旦頸椎發生關節鬆脫、長骨刺或椎間盤突出,不僅會影響脊神經根,造成帶狀麻木與疼痛,也容易拉扯或壓迫到交感神經鏈,造成功能過強,使瞳孔放大、心跳加速、血壓升高、汗水分泌增加、胃腸道蠕動減緩,宛如保持在隨時要逃走或戰鬥的狀態,患者因此容易失眠、焦慮。頸椎病變壓迫到鮮為人知的交感神經,症狀多樣且不典型,包括頭痛、眩暈、耳鳴、視力模糊、心悸胸悶、噁心嘔吐、記憶力減退、煩躁不安甚至憂鬱症,不但病患輾轉各科看診而延誤病情,一般醫師也極易因頭痛醫頭、腳痛醫腳而誤診。如果頸椎退行性病變導致位於第五頸椎和第五頸椎橫突前面的頸部交感神經受到壓迫,所產生的異常刺激就會由頸部的交感神經傳遞到三叉神經脊髓核,再由三叉神經下頜支傳到牙槽,使下牙出現嚴重的疼痛。另外,患上交感神經型頸椎病,當交感神經興奮時,也可能引起心慌、胸悶、後背疼等,此時血管張力增大,血管收縮,遠端肢體血液供應減少,引起手腳發冷、眼供血不足症狀。

Q5:自律神經失調一直看不好,到底該該看哪一科醫師? 
答:自律神經失調急性期看家醫科、復健科、神經科、內科、身心科、精神科、神經內科,復健期看復健科、中醫。

Q6:自費為主的自律神經失調名醫有那些?
答:有不少看過南部知名的三位自費為主的「自律神經名醫」。三位醫師病人都滿到爆,一個月費用約從1500~3000元。但名醫們的開藥治療模式差異很大。
A醫師的開藥模式,常常是健保標準劑量兩、三倍的抗憂鬱劑(血清素藥物)與安眠藥,以及微量抗精神病藥物。
B醫師則是以高劑量的鎮靜劑為主。
C醫師是低劑量的抗焦慮、鎮靜藥物,加上高單位的健康食品。
自律神經名醫給予抗焦慮、抗憂鬱、安眠或安神鎮靜藥物,藥物治療只是指標不治本,必須從神經筋膜平衡術著手才能根治。

Q7:自律神經失調看診六大陷阱?
答:
1. 過度放大自律神經的影響力
長期低頭滑手機和工作壓力一段時間以後,這樣的慢性收縮狀態,會經由筋膜而傳遍全身。也就是說,腿、頸、肩、肋、腹腔壓力,都需要為了人體的姿勢而作出代償反應;而呼吸量的降低,也讓血液、體液內含的氧氣量減少、皮質醇增加,使體內的化學物質形成新的平衡。只是靠著吞幾顆安眠藥、鎮靜劑、抗憂鬱劑、抗精神病劑來改變血清素的再吸收速率,是不可能完全扭轉自律神經失調的。人體非常複雜,筋膜網、血管網、自律神經網交互作用,都會影響健康。 自律神經失調、身體不舒服是這些因素交互作用的結果,不一定單是交感、副交感神經失調引起的。
2. 過度詮釋自律神經檢測的結果
心律變異性HRV 測量結果會受個人當下狀態的影響,因此如果只根據單次的測量結果就「診斷」自律神經失調,參考價值並不高。
交感神經和副交感神經的運作是動態的,上次檢查出交感神經太強,這次反而是副交感神經太旺,更貼近的事實是,大多數的醫師只在初診做一次就判定病患是交感或副交感神經太強,這是不負責的做法!因為自律神經遍布身體各器官,任何一處出了問題,都可能影響檢測結果。
3. 過度用藥
不少看自律神經失調的診所不但積極鼓勵民眾自費做自律神經活性檢測,等檢查出自律神經失調,再鼓勵民眾買診所代售的保健食品。
4. 花很多錢,傾家蕩產仍醫不好。
5. 看了很多醫生,但都無法根治。
6. 做了很多檢查,但結果都正常。

千萬不要太相信標榜治療自律神經失調的名醫,他可能讓隱藏在這些自律神經症狀下疾病惡化,最終讓你的自律神經更失調!

Q8:自律神經失調常見的用藥有那些?作用?副作用? 
答:自律神經失調常見的用藥,會包括安眠藥、鎮靜劑、抗憂鬱劑、抗精神病劑。
1. 因為睡眠是自律神經失調的關鍵,因此會有安眠藥,幫助快速入睡。副作用:嗜睡、疲倦、頭痛、頭昏、昡暈、步態不穩、視覺模糊、專注力變差、反應變遲鈍、記憶力減退。
2. 穩定情緒,使用抗憂鬱劑(調整血清素、正腎上腺素、多巴胺神經傳導物質) 提升大腦的單胺類神經傳導物質的活性。副作用:心律不整、姿勢性低血壓、口乾、便祕。
3. 為了解除不適,通常會搭配鎮靜劑,協助迅速放鬆。副作用:失憶、記憶力減退,神志迷糊,口齒不清,步履不穩。
4. 抗精神病劑改善妄想、幻覺、激動等情況。副作用:性慾減低、肌肉僵硬。

Q9:自律神經失調根治方法?
答:自律神經失調若使用中西醫藥(抗焦慮、抗憂鬱、安眠、安神鎮靜藥或柴胡疏肝湯、加味逍遙散、天王補心丹)沒效,代表神經筋膜物理結構(核心中軸筋膜張力失衡)的問題。使用中西醫藥治標不治本的治療,本身就是一種醫療浪費。
自律神經失調的症狀是可以經過神經筋膜平衡術治療而改善甚至痊癒的。自律神經失調本身不會致命,但它造成的痛苦、影響卻十分深遠。【神經筋膜平衡術】+【腹式呼吸法】+【瑜伽】=自律神經失調根治金三角。

Q10:自律神經失調,分為那兩個類型,致病機轉?
答:自律神經失調,分為1.頸椎型自律神經失調及2.顳顎關節型自律神經失調。

自律神經失調致病機轉:
1. 神經卡壓:自律神經失調是顱底卵圓孔蝶腭神經節,及頸椎星狀神經節的自律神經受到卡壓。
2. 筋膜沾粘:頸椎胸鎖乳突肌負責頭左右轉動(左顧右盼)以防止背後野獸的攻擊或增加視野方便捕食,顳顎關節咀嚼肌負責將捕食的獵物吃下肚,此二者皆與動物生存及自律神經有關。所以此二者筋膜若沾粘,動物無法捕食及咀嚼進食導致生存危機。

Q11:自律神經失調,做【神經筋膜平衡術】的過程?
答:
1. 頸椎型自律神經失調筋膜平衡術技術
第一招:C2-C6神經根鬆解術或硬脊膜注射:頸椎病的發病機制的重要環節是椎周軟組織的粘連、瘢痕、攣縮、堵塞等病理變化,改變了頸椎的生物力學平衡,直接或間接地刺激椎周的神經和血管。
因此,動態平衡失調和力學平衡失調是頸椎病發病的根本原因;粘連、瘢痕、攣縮、堵塞是其病理變化;針刀術松解粘連、瘢痕、攣縮、堵塞是治療手段;使頸椎脊柱生物力學平衡得到平衡。
第二招:脊副神經注射
第三招:星狀神經節鬆解術
第四招:乾針胸鎖乳突肌、斜角肌的扳機點

2. 顳顎關節型自律神經失調筋膜平衡術技術
第一招:蝶腭神經節解套,針刺蝶腭神經節有三個進針點,分別是下頜切跡、下頜支前側、下頜支後側
第二招:乾針咬肌、顳肌、翼內肌、翼外肌、胸鎖乳突肌(胸骨部)、斜角肌的扳機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