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身性疾病
為何 #深呼吸,就能平衡自律神經,治癒 #自律神經失調?
出生第一件事是深吸一口氣,然後開始啼哭;而死亡將做的一件事是嚥下最後一口氣,然後家人哭!沒有呼吸,沒有生命;知道如何呼吸,知道生命!人的起心動念散亂而飄忽,難以控制,但呼吸卻能連結心智,心智好比風箏,呼吸就是駕馭風箏的那條線。緩慢+深長=好呼吸。呼吸頻率越緩慢的動物,平均壽命越長。因此每分鐘呼吸28次的雞,平均壽命只有10年;狗的呼吸是每分鐘呼吸31次,而狗的壽命是10-20年。大象的呼吸是每分鐘呼吸五次,平均壽命是100年。每分鐘僅呼吸2次的烏龜,平均壽命則長達200年。長壽排行榜前四名分别為,練宵話,卡虎爛,喇豬賽,深呼吸。

深呼吸,帶動伸展橫膈膜,調節自律神經二大效果: 
1.  降低交感神經的刺激:交感神經節位於第一胸椎至第二腰椎間(T1-L2)較靠近脊椎處。深呼吸,帶動伸展橫膈膜,橫膈膜附近的第 1~3 腰椎交感神經節的筋膜沾粘獲得鬆解,降低交感神經的刺激。
***橫膈膜以左右橫膈腳,起自第 1~3 腰椎、內外側弓狀韌帶,終止於橫膈中心腱。

2. 提升副交感神經活性:橫膈膜食管裂孔內的迷走神經受到橫膈膜上下5公分滑動刺激,提升副交感神經活性。
橫膈膜上有三個裂孔:主動脈裂孔、腔靜脈孔、食管裂孔。其中食管裂孔: 位在第10胸椎水平 , 內有迷走神經通過。迷走神經是人腦神經中最長和分佈範圍最廣的神經,含有副交感神經。 迷走神經支配呼吸系統、消化系統的絶大部分和心臟等器官的感覺、運動和腺體的分泌;因此迷走神經損傷會引起循環、呼吸、消化等功能失調。

*吸氣時能刺激交感神經活絡,讓人覺得振奮、情緒激昂;呼氣時則能刺激副交感神經,讓人反向放鬆下來,產生喜悅、平和的感覺。因此,有意識地改變呼吸的節奏和深度,可以調節自律神經,達到平衡神經系統的功效。
呼吸改變心跳,心跳影響血壓,彼此是息息相關的,而人體內能量的轉換需要耗費相當多的力氣,因此,若能將呼吸頻率調整到與腦波、心跳、血壓的週期一致,達到「共振」效果,就能讓身體的能量得到最大的利用。
*以盪鞦韆為例,不必雙腳使力亂蹬,只要抓準節奏,在適當的時間輕巧出力就能盪得很高,呼吸與心跳、血壓的共振亦然。只是每個人的共振頻率各有不同且極不穩定,因此需要大量的練習。
*學習深呼吸的過程,每個人的「感受」都不相同。有人是身體的淨化,有人是心智的轉化,有人是記憶的淨化;有人痛哭、有人大笑不止,也有人沒有任何明顯反應,但都同樣感受到一種釋放與感動。或哭、或笑,淚腺與交感、副交感神經關係密切,七情六慾也與五臟六腑相連;在練習深呼吸的過程中,本就會刺激自律神經、橫隔膜的運動會連帶促使肝、脾、胃、腸等五臟六腑一起運動,血液循環流暢,內臟機能就可以強化,。
***藉由深呼吸,就能重新調整身、心、靈,讓它們回到比較平靜、放鬆的狀態。

「吐氣的時間一定要比吸氣的時間長」,因為這樣才有助刺激休息和消化系統的運作。整個過程必須感到自在和放鬆,不能有任何壓迫或匆促的感覺,所有的注意力都放在吐納和兩者之間的停頓。深呼吸的目標就是要讓你用橫隔膜呼吸,帶動胸腔的活動。

在全身,擁有最多感覺神經的部位並非眼睛、耳朵、皮膚,而是肌肉與其連結的筋膜。中樞系統接收最多來自這些肌筋膜組織的感覺訊息。
在一般肌肉的神經內,感覺神經的數量是動作神經的三倍。這顯示了感覺的調整功能可能比動作的調控更為重要。
有趣的是,在這些感覺神經中,只有少數(20%)屬於Type I & TypeⅡ感覺輸入神經,存在於肌梭、GTO、Pacini、Ruffini小體中。其餘大部分的感覺神經,屬於非常少被提及的 TypeⅢ & TypeⅣ 感覺神經。TypeⅢ & TypeⅣ 感覺神經,稱為肌筋膜組織間受器。這些神經末梢不被髓鞘包覆,傳導速率較慢,被發現與自律神經系統ANS的功能有許多的關聯。
在深呼吸中,橫膈膜伸展,容易刺激肌筋膜組織間受器以及Ruffini小體。因此筋膜呼吸不僅能刺激迷走神經活性、增加組織循環代謝,也能藉自律神經系統帶給人更放鬆、身心平靜的安定感。藉著筋膜呼吸的刺激能改變對中樞系統的本體感覺輸入,讓輸出訊號使肌肉張力改變。
筋膜平衡術(瑜珈課「靜心+深呼吸+放鬆+伸展」調整身心靈)是整體的。不光是膝關節要放鬆,更要打開連結全身的筋膜,到最後,甚至是意識層面的調整。
 
自律神經失調的常見症狀:
1. 腦部: 頭暈、頭重、偏頭痛、注意力難集中、思考理解力下降、情緒起伏不定、易怒、容易緊張、焦慮、恐慌症、憂鬱、負面思考、無力倦怠感、入睡困難、淺眠、多夢、半夜容易醒來、打鼾、中風後遺症、失智等神經退化性疾病、手抖(顫抖)、面神經麻痺、三叉神經痛
2. 眼睛: 眼睛乾澀、眼睛疲勞、老花惡化
3. 耳鼻喉:慢性鼻炎、過敏性鼻炎、慢性咽喉炎、慢性咳嗽、咽喉乾或異物感、容易感冒、眩暈、耳鳴、梅尼爾氏症
4. 心臟胸腔: 心悸、胸悶、呼吸困難、高血壓、姿勢性低血壓
5. 胃腸: 打嗝、腹脹、胃脹、常放屁、軟便、便秘、胃食道逆流、腸躁症、吞嚥困難
6. 泌尿: 頻尿、夜尿、攝護腺肥大、性功能障礙
7. 肌肉: 肩頸僵硬、腰痠、背痛、足底筋膜炎、不寧腳症候群
8. 皮膚: 慢性蕁麻疹、慢性濕疹、異位性皮膚炎、頑固性皮膚病
9. 內分泌:失調、盜汗、多汗症、手腳冰冷、臉部潮紅
10. 婦科: 經前症候群、提早更年期、更年期症候群

學會呼吸:重新掌握天生本能+呼吸:啟動筋膜自癒的開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