筋膜平衡術
筋膜混沌理論
能夠生存下來的物種,並不是那些最強壯的,也不是那些最聰明的,而是那些對變化作出快速反應的。
混沌狀態的筋膜,具有神秘的碎形空間幾何結構

筋膜混沌理論
混沌的定義:「混沌」是指雜亂、不規則而隨機變化,以致無法進行預測。
筋膜混沌現象:筋膜網含有隨機性、非線性、無序性與不確定性,很難依循一定規則予以完全預測或控制,與牛頓力學有所不同。
筋膜混沌理論的主要特徵:
1. 耗散結構(dissipative structure)
2. 蝴蝶效應(butterfly effect)
3. 奇特吸引子(strange attractor)
4. 回饋機能(feedback mechanisms) 

heartA. 耗散結構(Dissipative structure)
耗散結構:筋膜網由於外界累積性的傷害,就像是一個遠離平衡態的、非線性的筋膜網,通過不斷地與外界交換能量,在筋膜網内部某個參量的變化達到一定的臨界值時,筋膜網可能發生突變,由原來的混沌無序狀態轉變為一種在時間上、空間上的有序狀態。這種在遠離平衡的非線性筋膜網形成新的穩定有序筋膜網,由於需要不斷與外界交換能量(累積性的傷害)才能維持,因此稱為“耗散結構”(dissipative structure)。
非線性物理學中,有種結構稱作「耗散系統」,其內容涵蓋混沌(chaos)、碎形(fractal)、全像(holography)、非線性數學等,此學說最能解釋生命的全息現象。生物的全息元並非特例,而是所有「非線性動力系統」所共具的普遍現象。地球表面的種種活動猶如一鍋「非線性動力系統」湯,太陽與地熱是主要的動力源,它們作用在地表間,煮出了「混沌湯」,故其中的各式形態即有著碎形(fractal)樣式(pattern)的特徵──由整體至極微的樣式皆不斷自我重複。人孕育於其中,自然有著這鍋「混沌湯」的印記──人之中還有更小的人的樣式。

heartB. 蝴蝶效應 (Butterfly effect) 
美國氣象學家洛倫芝(Edward  Lorenz) 1963提出「一隻蝴蝶拍一下翅膀會不會在德州引起龍捲風?」意為:一隻在南美洲亞馬遜河流域熱帶雨林裏的蝴蝶,偶爾搧動幾下翅膀,幾周後,可能在美國德克薩斯州引起一場龍捲風。其原理在於:蝴蝶翅膀的運動,導致其身邊的空氣系統發生變化,產生微弱氣流,而這無關緊要的微弱氣流又會引起牠四周空氣或其它系統產生相應的變化,由此引起連鎖反應,最終導致其它系統的極大變化。 Lorenz把這種現象稱做「蝴蝶效應」。在筋膜網的蝴蝶效應就是牽一髪動全身,四兩撥千金,星星之火足以燎原及一葉知秋。針灸所激發的氣化反應,非常像蝴蝶效應——在某一個臨界點給予一個微弱的信號,會產生一個非常敏銳的放大效應。有些經絡敏感人,在針刺一進一退的操作中,會產生一些很奇妙的反應。

heartC. 奇特吸引子(Strange attractor)
奇特吸引子:「奇特」指筋膜網極為不穩定,有時複雜,有時卻簡單,令人難以捉摸。「吸引子」為筋膜線中的沾粘扳機點,能吸引筋膜網朝其而去。以鐘擺為例,擺動範圍的中點,即為吸引子所在。在筋膜網中,吸引子不止一個,走向更是不定,有時有規則可循,有時雜亂無章,有時明顯,有時隱晦,筋膜網中常隱藏著未知的因素,會出其不意的產生巨大的能量,而影響筋膜網的走向。奇特吸引子是具有碎形結構的吸子。當筋膜網動態系統發生混沌現象時,空間分析常出現奇特吸引子。「穴道」;在筋膜網孔、骨縫、骨孔等處扳機點形成的奇特吸引子。

heartD. 回饋機能(Feedback mechanisms)
回饋機能:筋膜系統能藉著回饋機能偵知筋膜混亂狀況,找出筋膜吸引子(扳機點)產出的張力效應,回饋至筋膜網而成為新的輸入,激發筋膜網的重組與更新,形成新的筋膜網。
自相似性不只是存在於生物界 ,它是一種廣泛存在於物質世界 、自然界和人類社會文化的普遍法則 。
自相似性(Self-Similarity)定義:簡單地說,就是局部的結構或功能與整體相似(這種相似是一種統計意義上的相似),自相似性是宇宙間的一種普遍現象。與自相似性研究重要相關的學科包括:源於西方哲學背景的分形理論(Fractal Theory)、混沌理論(Chaos Theory),源於東方哲學背景的全息理論(Holographics)、相似理論(Similology)。各種理論如下:

heart1.分形理論(Fractal Theory)的核心概念分形(Fractal):分形理論的自相似性概念,最初是指形態或結構的相似性。也就是說,在形態或結構上具有自相似性的幾何物件稱為分形。
heart2.混沌理論(Chaos Theory):混沌理論認為,混沌系統有三個明顯的特徵:對初始條件的敏感依賴性(蝴蝶效應),極為有限的可預測性,混沌內部結構呈現出跨尺度的自相似性,即分形特徵,混沌是非線性系統的本質特徵。混沌理論的發展使現代科學不再是僅僅局限於孤立的和局部的分析方法,而開始採用宏觀的和綜合的觀點來研究自然界的複雜現象。
heart3.全息理論(Holographics)源於中國學者張穎清(Zhang YinQing)的全息生物學理論,張穎清通過大量的觀察,發現生物體在結構和組成方面具有相似特徵。他將其表述為生物體的任一部分都好像是整體的縮影,並將這一規律稱之為生物全息律。所謂全息性(holonomy)就是系統總體與局部間結構、功能的相似性,在此基礎上發展出結構全息、功能全息、時間全息、過程全息等概念。
heart4.相似理論(Similology):相似是自然界的最基本性質。在自然界中,大至宇宙星系之間,小至每個原子運動的形式都存在著大量的相似之處。

heart筋膜對萬物之靈人類的功用:
1. 由輻射對稱進化為兩側對稱動物。
2. 擁有形式各異的體腔(coelum),如腹腔、胸腔、骨盆腔。
3. 器官懸掛在由中胚層所包容的體腔中。
4. 兩側對稱動物有有前端和後端的分別,運動具有「方向性」
5. 神經組織在前端集結。
6. 產生思想、並生成賀爾蒙(調節身體、心智與情緒狀態)。